台湾上市柜公司协会今举辧「设立主权基金的目的与运作」座谈会,邀集专家学者共同讨论。行政院长卓荣泰昨接见「世界台湾商会联合总会第31届回国访问团」谈及设置主权基金设置时指出,依照台湾目前科技能力及国家财政能力,政府有机会积极讨论未来主权基金如何设置、规模多大、财源何来、如何管理等议题,进而朝向透明化发展,让全民参与,投资标的包括国内、外资产。目前相关讨论尚在初步阶段,将持续借镜挪威、新加坡、韩国等成功范例,以减少摸索时间,未来将在取得国内高度共识与信任后逐步推动。
施明豪表示,台湾好的企业包括台积电,台达电等外资法人股东的占比都超过70%。许多政府主权基金,例如挪威主权基金、沙乌地阿拉伯政府基金、新加坡政府基金都投资台湾的企业以赚取股息。台湾的主权基金可支持台湾自己的企业走向国际化、特别是现在在AI领域方面,最大市场在美国,若发展初期就能关注与投资,对于后续加码会有很大帮助,「我们看到中东国家透过主权基金加持,吸引AI大厂联盟让资本带动、配合产业链技术驱动,就是最好的案例。」

王健全则表示,20年前就提到并讨论台湾要成立主权基金,例如俄罗斯石油平准基金,挪威基金以及韩国外汇成立基金等都有财富投资,台湾因过度依赖出口以及依赖半导体,半体与ICT就占了台湾65%产值,但就业人口却仅7%,半导体更是占台湾出口约四分之一。他指出台湾产业M型化,台湾薪资水准3万4000美金约100万台湾,其实是因为台积电及联电把平均薪水拉高。
王健全表示,台湾传统产业现在面临五重压力,像是螺丝螺帽产业如今也要去国外设厂,再加上对等关税、新台币升值、缺工等多重压力,台湾的传产就业人口约占两成,政府应有转型计划,否则未来会出问题。他表示主权基金的规模,卡达基金最低是0.3兆美金,挪威基金约1.5兆到1.7兆美元,「你没有钱技术又落后,无法和人合作」,台湾如果有主权金,会变成一个很好的地方,央行反对主权基金是因为要有对价关系,他建议保险资金约33兆,保险基金一年还有1至2兆累积, 如果可以把保险基金导入主权基金,「有规模才有谈判筹码也才能和国际门当户对地谈。」

施明豪表示,主权基金可结合台湾的四大基金:退休基金、劳保基金、劳退基金、中华邮政基金等,来共组台湾主权基金,不过台湾四大基金过去时常爆出国内基金操盘人舞弊案件,因此建议可整并这些基金,扩大规模、提高透明度并朝向国际化发展;目前国内政府基金管理人主要由公务人员及公家单位负责管理,建议主权基金经营人的薪资应跟市场对接,进而延揽国际专业人才来管理,强化经营能力。
施明豪指出,台湾的主权基金也可与其他国家主权基金合作,日本软体银行孙正义董事长提出美日主权基金规模高达3000亿美元构想,显示国际间主权基金合作是趋势。台湾可考虑与美国、日本等国合作,共同成立台美或台日主权基金,进一步拓展国际资源与市场版图,同时也可先透过参与投资国外主权基金,累积实务经验、学习国际操作模式,为台湾主权基金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。

政大商学院财管系名誉教授周行一表示,国家面临转型关头,要有一些机制做改变,台湾有条件也有资金做主权基金,资金没有问题看要如何盘点,这次各界应该要好好讨论以免又蹉跎20年过去,未来成立主权基金,还要有所突破并找到好的人才管理主权基金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