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护理师公会调查,平均每年约有1.5万名护理师离职或离开临床,其中约3000多人是完全离开现场、转职或出国深造。护理师公会理事长陈丽琴指出,护理人员流失原因如前述4点,主要为生涯规划、薪资不符期待、家庭照顾压力及职场环境不佳等。而卫福部虽祭出留任津贴、护病比奖励计划等措施,但根本问题仍未被解决——护专作为护理人力的主要来源,本身也出现招不到人、留不住人的窘境。


护校招生困难成恶性循环 护理体系双头崩溃
一名不愿具名但拥有近20年临床服务经验、现任护校教师的资深护理师坦言:「护专、大学护校是养成护理师的最大来源,但近年可以观察到护专招生状况不佳,每年都在降低门槛,还是招不满。」她表示,比如A学校50个名额,最后只招到30人,自然录取分数一降再降,学生素质跟也跟著下降。「没有优秀的新血,更别谈训练,最后只能靠资深护理师撑场,撑得久了也会累,当然会走。」
我国有相当出色的医疗底蕴,甚至台湾医界还盛传「绿卡,金卡,不如一张台湾健保卡」这样一句顺口溜,也可以证明我国培育医疗人才的能力。
不过培育最多护理师的「护专」端,近年则是出现一些状况,《壹苹》翻阅从近5年国内著名护专的「会考一般生」最低录取分数来看,包括慈惠护专从108年73.35分、109年70.1分一路滑落至111年仅剩31分,112年小幅回升至47分;育英护专则从108年78.6跌至112年73.4分;耕莘护专也从80.8滑落至74.6;马偕护专则相对稳定维持在78.6上下。只有马偕、耕莘和仁德护专尚维持在70分以上,显示大多数学校门槛普遍降低。
该资深护理师长期关注医护人力议题,他强调,第一线环境恶劣,是年轻世代不愿入行的主因。「乱七八糟的班表、随时要被叫回来加班、请个假还要看脸色,这就是现场的日常。」他指出,护理人员的工作型态早就不合理,工时长、轮班频繁、身心压力大,让不少学生一实习结束就打退堂鼓。
在北部医学中心工作的资深护理师陈小姐直言:「不要再说我们抗压性差,是环境太夸张了。」她说,许多医院排班乱七八糟,「今天小夜、明天白天、后天大夜,睡眠完全崩溃,月经乱了、免疫力也坏了。」薪水却始终偏低,加上津贴申请繁琐,「那种『撑过前几年就好』的说法,对现在年轻人根本没说服力。」



护专生怀抱救人理想 家长忧心血汗现实
9月即将进入北部某护专的新生曾同学分享,她因小时候不小心车祸,住院被护理师温暖照顾,因此立志进入护理相关就读,她说:「我知道这行很累,但我想帮助别人。」曾同学语气坚定,并且也知道近年来台湾临床医疗工作环境严苛,但她认为自己可以靠热情撑过,因为救人是自己的梦想,如今也认为是天职。
不过她的父亲则满脸担忧:「常常看新闻都在报护理师血汗、低薪,还要被家属使唤、被骂,说真的,哪个家长会愿意让小孩去念护理?我是真的很不放心。」曾爸爸说,当初也曾希望孩子改念别科,「但她有梦想,作为家长该劝的都劝了,只能支持希望她不放弃勇敢追梦。」



新血进不来、老将撑不住 护理师年薪须合理
护理师公会理事长陈丽琴表示,许多五年制护专学生毕业后选择升学或转行,真正考上执照者约8成,但能实际投入临床的只有6成。「以112年为例,只有3000多人真的进到医院。」这样的流失与投入比例严重失衡,「前面补不进来、后面一直流失,医疗体系怎么可能撑得住?」
她强调,目前护理师平均月薪约5万元,相较其他医事人员明显偏低,「我们呼吁政府应该建立合理薪资架构,让刚毕业的护理师年薪至少有80到85万,才有吸引力。」不过她也坦言,私人医疗机构调薪受限,若政府能透过健保政策介入,例如强制提高投保级距至最低薪资的2.5倍,才能有效提升业界平均薪资水准。
除了薪资,护理工作环境也急需改善。陈丽琴指出,三班护病比入法、职场安全保障、避免医疗暴力等,应该是当前最急迫要解决的制度问题。「营造友善职场,不是口号而已,要看请假率、下班准时率、职涯流动率,这些才是真实指标。」
陈丽琴也说,护理师会一直希望「训、用、考」能够整合,不只在高教,也能在技职教育中落实临床实习强化计划,「让学生毕业后能无缝接轨,不要什么都要进职场才学,反而让前辈更疲劳。」

双重崩坏若不改革 最终受苦的是你和我
整体来看,护理体系正陷入「前端招生招不到、后端临床留不住」的双重断裂状况。陈丽琴语重心长地说,这不是一两间学校或一两家医院的问题,而是整个制度出了问题。「现在不改革,未来倒楣的还是病人,等你我老了、需要被照顾的时候,才会发现已经没有人能照顾你了。」
她强调,护理不是热血青年才能撑的志业,而是需要被国家正视的专业工作,是国家救死扶伤的基本工作。「不能再靠情怀、靠补助撑著走。」她呼吁政府应该从制度面改革,包括薪资结构调整、职场安全保障、教育与临床衔接等,真正建立一个支持护理人才的环境。
「护理不是天职,是专业,要让愿意留下来的人看见未来、看见希望。」她说,现在的年轻人其实也有热情,但需要的是一个能让他们撑得久、撑得住的体系。「否则,走的还是会走,留下来的也会撑不久,台湾医疗崩溃真的不是说说而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