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病例是一名中部的男婴,出生后第8天就出现食欲不佳和黄疸,当时在诊所治疗,但4天后病情恶化,出现心跳急促、血氧下降,被送到医院急诊并住院。住院期间,他陆续出现肝功能异常、血小板降低、凝血不良等疑似败血症的状况。
第二个病例是一名南部女婴,出生后第5天出现红疹和嗜睡,第6天因吃奶量减少、精神不佳与黄疸回诊,被检查出发炎指数异常,转送医院后又出现体温过低、皮肤瘀斑与凝血异常,状况相当危险。两名婴儿经检验确诊,都是感染肠病毒「伊科病毒11型」,目前仍在加护病房治疗。
根据疾管署监测资料,最近2周肠病毒就医人数持续增加,第33周(8/10至8/16)门急诊就诊人次达7291,比前一周6922人次上升5.3%。实验室检测显示,社区以伊科病毒11型为主流,今年已累计13例肠病毒重症(含7例死亡),其中有10例是新生儿,且全数感染伊科病毒11型,其中6例死亡,为近6年来同期最高。
推荐新闻:壹苹10点强打|国教危机!要开学却大缺2600老师 3道高墙让流浪师「永远游不上岸」
疾管署提醒,孕妇在生产前14天到产后期间,如果出现发烧、咳嗽、腹泻等疑似症状,一定要赶快就医,并告知医师状况。同时建议在这段时间避免出入人潮拥挤或空气不流通的场所,也要避免与有症状的人接触。肠病毒传染力强,容易在家庭兄弟姊妹或安亲班、夏令营、亲子馆等地传播。相关场所应保持环境通风,并定期用含氯漂白水清洁,医院婴儿室、托婴中心与产后护理之家,也要加强访客管理与感染控制,才能降低传染风险。

米其林公布「4都全杠龟」!全台最新53家星级餐厅一次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