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慢性疲劳」会让人长期感到精力耗尽,严重时连简单的生活小事都做不了。像是学生小明,无论睡多久都精神不济,上课无法专心;上班族阿华也因为头痛、肌肉酸痛,周末休息也补不回来,导致工作表现大受影响。这些症状除了身体疲倦,还可能伴随焦虑、情绪低落,甚至引发忧郁。

杨聪财提醒,遇到慢性疲劳时,第一步是寻求专业医疗协助,排除其他疾病。同时调整生活作息,保持规律睡眠,避免熬夜。轻度运动如散步、瑜伽,搭配均衡饮食,都能帮助恢复体力。学会放松,例如深呼吸或冥想,也能减轻压力。最重要的是,不要过度要求自己,要适时拒绝超出负荷的工作与责任。

推荐新闻:中台「桦加沙」发布海警!最新路径 警戒范围曝光

慢性疲劳常陷入恶性循环:越努力想弥补,身体却越来越撑不住,接著感到挫败,心理压力也增加,让疲劳更严重。很多人会在这时陷入「越努力越累」的泥沼。想打破这个循环,就要及早踩煞车,学会倾听身体的警讯。

杨医师也提醒,「心力」就像心理能量,一旦耗尽,就会觉得心力交瘁,对任何事都失去兴趣。和手机电池一样,心力需要定期充电。除了照顾身体,也要好好照顾心理,让自己保持在能量充足的状态,才有余裕去应付生活挑战。


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
强台桦加沙来了!台北今晚迎「8至9级阵风+大雨」 蒋万安下令全力防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