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景中表示,这名逃逸移工在等待遣返期间被发现怀孕,经辗转转介后于怀孕34周前来就诊。因情况危急,他原本想等到36周再手术,减少新生儿住进加护病房的风险,但考量孕妇安全,仍决定提前开刀。

施景中说:「陪同的机构护理人员跟我说:『施医师,您就放心的救人吧,过去也有一个收容的小朋友脑瘤开刀,花了100多万,我们也是去帮小孩募款付钱。」

然而手术结束后,孕妇与新生儿的医疗费用分别高达92万元与50万元,施医师联络该机构希望协助处理医疗费用,对方却以「正在忙」为由挂断电话,之后再也不回复简讯。院方社工介入后,该财团法人机构仅表示「最多能出八万元」,其余费用拒绝负担,也没提到要募款或者其他的解决方式,让医院被迫吸收上百万元的呆帐。

施景中感叹:「我感觉被骗了。当初她们叫我尽量救人,却没说她们不会付钱。若早知道,我们会先募款或申请专案,不会让这笔钱成为医院负担。」他也表示,孕妇家乡有两间房子,一个房子大概只值台币20万,房子都卖掉也无法偿还医院的这一笔款项。

医师表示,到了孕妇出院的那一天,机构派人来把她带走,对于帐单完全不理会,我们也没有任何办法。

他强调,自己并不后悔救人:「如果重来一次,我当然还是会先救人。她状况太严重,如果不是由我们有经验的团队开,开刀成功机会一定很渺茫。」但他也借机提醒:「逃跑虽然可能赚更多的打工薪水,但是没有全民健保的保障,万一生病,把全部赚来的钱赔进去也不够。」

施医师进一步在留言区指出,这并非单一个案。他表示,其他医师也曾分享类似情况,逃逸移工临盆时进入急诊,医院依法不能拒收,最终也成为「无人买单」的医疗支出。甚至有说法指出,部分移工之间流传「就医避责」的资讯,指导同乡到特定医院求助、趁机脱逃。

贴文曝光后,引发各界热议。许多网友留言表示愿意捐款协助,甚至有院内患者家属留言:「医院若公开募款,我们都愿意帮忙。」施医师对此则回应,目前正由院方社工与高层会议讨论,「我们不能私自募款」。

他最后呼吁社会珍惜健保制度:「不要为了政治立场,把我们自己这艘大船弄沉了。只有台湾站的稳稳的,才能够保护我们,让我们安居乐业。」

施景中今(25)日稍早再于脸书中发文,表示基金会同仁尔后致电解释,当时基金会的护理师正在参加重要活动,因为总统、副总统入场,没办法出去讲电话,所以才挂电话。而简讯大多是广告,所以从不看简讯。并表示仍会想办法清偿这笔费用。


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
五星饭店「洗澡流黄水」超恶画面!网嘲:饭店不提供一次性用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