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盟分析,许多孩子因为担心被误会或生气,近半选择开「小帐」躲起来,社交压力反而更大。女生在各类型网路霸凌中受害比例都高于男生,不但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、失眠或身心不适,甚至有19.1%曾想过自伤或自杀。更让人担心的是,当看到同学被霸凌时,仍有近4成学生选择沉默,让冷漠成为另一种伤害。
调查也提醒家长,「限制上网时间」不足以保护孩子,真正有效的是陪伴与关心。研究指出,父母关心度高的孩子遭到网路霸凌的比例较低,也比较愿意在遇到不愉快时主动求助,身心后遗症也较轻。相反地,缺乏关怀的孩子更可能陷入焦虑、自责或负面情绪。儿盟呼吁,家长应多观察孩子的状态,了解他们的网路世界,而不是只用规则管控。
儿盟提醒,面对网路霸凌,孩子不需要孤军作战。无论是被嘲笑、被散播不实内容或被排挤,都应第一时间向信任的大人求助并保留证据;旁观者也应伸出援手,而非默默滑过。儿盟提供反霸凌咨询专线「04-2202-5399#4」。
同时儿盟也建议家长运用「陪伴5步骤」:
1同理情绪
2协助纾压
3接纳差异
4逐步减少社群使用
5必要时寻求专业协助
儿盟呼吁家长,陪孩子一起度过数位时代的压力与伤害。
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
中风母哭诉「怕被害死」 看护不适任难解约?劳动部回应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