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卫福部统计,台湾约有250万名糖尿病患者,平均每小时就有1人因此失去生命,健保支出突破400亿元。特别是40到64岁族群盛行率达59%,在超高龄社会下,血糖管理已成全民关注的重要议题。
大侑健康企业今(4)日在台大国际会议中心举办「控糖饮食媒体发表会」,邀请轩宇诊所院长张轩睿医师、癌症关怀基金会董事长陈月卿,以及多位病友分享,如何透过绿拿铁为核心的健康饮食,结合连续血糖监测(CGM)观察,支持血糖平衡。
张轩睿医师获颁「2023糖尿病照护品质卓越奖」,自身亦曾罹患糖尿病前期,且有糖尿病家族病史。他分享,起初因朋友介绍绿拿铁在慢性病管理的应用,开始尝试取代家人的传统早餐,希望提升营养均衡。后来考量家族糖尿病体质,并结合自身医学专业及营养师建议,将绿拿铁搭配豆谷浆调整成高蛋白绿拿铁,透过CGM观察血糖曲线更稳定、精神也更佳。他强调:「这样的饮食型态减少低血糖带来的饥饿感,也降低肠胃负担,适合忙碌族群,若对食材有疑虑可先咨询专业医师。」
活动中也分享一位吕先生的例子,他长期饮用以调理机制作的绿拿铁,观察到空腹胰岛素从15降至5.16,胰岛素阻抗指数下降67%,血糖表现更接近健康范围。张医师指出,若能结合良好生活习惯,绿拿铁或许能成为支持身体代谢平衡的一种选择。
另一位舒先生,四年多前确诊糖尿病,起初使用口服药物控制血糖,直到112年5月开始饮用绿拿铁,三个月后经医师评估停药,并自112年11月起未再限制其他饮食,仅以绿拿铁加水煮蛋作为早餐,长期使用CGM 观察血糖稳定。他同时会根据晚餐后的血糖数据弹性调整散步距离,以降低饭后血糖并预防夜间低血糖。112年6月又确诊胰脏癌,但因治疗风险高未采取积极治疗,仅以定期追踪和生活管理为主,目前健康状况及生活品质都维持良好。
癌症关怀基金会董事长、健康养生书籍畅销作家陈月卿提醒,绿拿铁建议以当季在地蔬果为主,若有控糖需求,则可维持「蔬菜7:水果3」的比例并选择低GI 水果,以兼顾营养与环境永续价值。她也在活动中示范以羽衣甘蓝、低GI 水果、坚果、大豆胜肽等食材调制控糖绿拿铁,强调:「健康饮食没有万用公式,每个人都应配合自身体质,若有疑虑可与医师讨论。」
大侑健康企业营运长陈柏年补充指出,绿拿铁除了保留蔬果中的纤维与植化素,也能充分利用种籽、果皮等平常被丢弃的食材,减少厨余、减轻环境负担。自己在家调理更可大幅降低外带饮料产生的塑胶垃圾,达到「体内环保」与「体外环保」的双重目标。他表示:「我们希望推广绿拿铁的饮食文化,让更多人透过行动守护健康,同时善待地球。」
未来,大侑健康企业也将以「全食物」饮食理念为核心,持续推动教育与专业知识分享,陪伴更多人打造属于自己的健康生活方案。邀请民众从每天一杯绿拿铁开始,用最简单的方式守护健康、守护地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