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线充电系统由两个关键组件构成,分别是安装在地面的充电板与设置于 Cayenne 车底前轴后方的接收模组。保时捷充电系统负责人指出,保时捷是全球首批将无线感应式充电导入量产车的车厂之一。尽管感应供电在手机或家电领域早已普及,然而要将此概念扩大至能量需求巨大的电动车,并同时兼顾安全性与效率,仍需跨越相当技术门槛。

无线充电系统由两个关键组件构成,分别是安装在地面的充电板与设置于Cayenne车底前轴后方的接收模组。原厂照片
无线充电系统由两个关键组件构成,分别是安装在地面的充电板与设置于Cayenne车底前轴后方的接收模组。原厂照片

安装过程相当直觉,充电板的尺寸为高6公分、宽78公分、长117公分,安置位置必须对准前轴中央。首次设定时,车辆会与充电板完成配对程序,两者会交换密码等初始化资讯,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使用或窃电。充电板具备 Wi-Fi 功能,当车辆接近时会自动连线。

驾驶可以透过中控台的 PCM 介面确认停车位置,系统会在环景画面中显示接收线圈的位置与充电板线圈的对应位置,只要两者重叠即可达到最佳充电效率。此定位方式延伸自保时捷 Keyless Go 系统的技术原理,车身感测器会与充电板的模组同步校准。

充电板的尺寸为高6公分、宽78公分、长117公分,安置位置必须对准前轴中央。原厂照片
充电板的尺寸为高6公分、宽78公分、长117公分,安置位置必须对准前轴中央。原厂照片

无线充电的核心为感应耦合原理。当两个铜线线圈相对放置,其中一个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,另一个线圈便能感应出电压。然而,电动车所需的能量远高于手机,因此保时捷开发全新的能量转换架构。市电会先在充电板内转换为直流电,再转换成8万5000赫兹、2000伏特的高频交流电,远高于一般市电频率,使能量能有效透过磁场传输至车载接收模组。

工程团队指出,即便车辆与充电板的线圈未完全对准,系统仍能维持稳定输出,容许最大误差达10公分。当驾驶拉起电子手煞车后,充电程序便会启动。即使车底与充电板之间距离约12至18公分,能量转换效率仍能超过九成,充电速度与安装壁挂式充电盒相当,且全程无需手动操作。

即使车底与充电板之间距离约12至18公分,能量转换效率仍能超过九成,充电速度与安装壁挂式充电盒相当。原厂照片
即使车底与充电板之间距离约12至18公分,能量转换效率仍能超过九成,充电速度与安装壁挂式充电盒相当。原厂照片

原厂也强调安全层面的设计。接收模组具备抑制磁场外逸的结构,避免磁场影响车内乘员或周边零件,铁氧体材料则能确保磁通集中于指定路径。充电板内建异物侦测与活体侦测功能,能辨识金属物品或动物,一旦发现异常便会立即暂停充电,以避免加热或伤害情况发生。整套系统也通过电磁相容性检测,不会干扰其他电子设备。

保时捷也正在研究将无线充电与自动停车技术整合的可能性,未来或有机会实现车主在车库前按下按键,车辆便能自动驶入、完成定位并启动充电的使用情境,让纯电生活进一步走向全自动化与零接触便利。


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
2026年式BMW i4性能与续航同步升级 双车型售价279万元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