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NBC报导,美国心脏专科医师桑杰‧布霍瑞吉(Sanjay Bhojraj)拥有20年临床经验,他指出,许多病患明明有运动、控制压力,却依然出现动脉堵塞与代谢异常等问题,而「共同关键」就在每天吃下的食物。
他整理出9种自己绝不会碰的食物,因为这些食物会慢性地伤血管、造成发炎、提高血糖,让心血管疾病悄悄上身。
1. 含糖早餐谷片
包装上印著卡通人物、还标榜「健康」的早餐谷片,其实就像「早餐版甜甜圈」。它让血糖瞬间飙高、胰岛素暴冲,长期下来导致代谢失衡、慢性疲劳与血管老化。
建议替代:燕麦加莓果与肉桂,富含纤维与抗氧化物。
2. 加工火腿与冷切肉
虽方便却暗藏硝酸盐与亚硝酸盐,这些防腐成分在体内可转化为致癌物,还会提高血压、损伤动脉。
建议替代:自行烤鸡胸或火鸡胸再切片食用。
3. 汽水与能量饮料
高糖饮品让血糖暴冲,人工甜味剂更会破坏肠道菌群、加速老化。
建议替代:柠檬气泡水或冰镇花草茶。
4. 油炸速食与嘉年华小吃
像薯条、炸热狗、炸甜饼等食物,通常以工业植物油高温炸制,产生氧化副产物,会渗入血管壁、促进斑块形成。
建议替代:用橄榄油或酪梨油烘烤。
5. 白面包与精制碳水
去除纤维与营养后的精制谷物会快速转化成糖,引发胰岛素阻抗与脂肪囤积。
建议替代:100%全谷或发芽谷面包。
6. 人造奶油与「假奶油抹酱」
曾被宣传为「低脂健康」的奶油替代品,其实含有反式脂肪,会升高坏胆固醇、降低好胆固醇,使血管僵硬。
建议替代:草饲奶油或冷压初榨橄榄油。
7. 高度加工的植物肉
「植物性」不代表「健康」。许多素肉产品含大量钠、人工添加物与精制油。
建议替代:扁豆、豆类或简单制作的豆腐。
8. 高钠罐头汤
一杯罐头汤的盐分就可能达每日建议摄取量的80%~100%,易导致高血压与心脏衰竭。
建议替代:以新鲜蔬菜与香草自制汤品。
9. 调味咖啡奶精
看似无害的一匙,其实是糖、人工香料与氢化油的混合物。长期使用会促发炎、堆积动脉斑块。
建议替代:无糖杏仁奶,或是燕麦奶加肉桂或香草萃取调味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