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进一步发现可疑病灶后,光田医师胸腔外科陈纪寰医师立即与患者及家属沟通,说明目前的手术计划将进入胸腔处理骨折与积血,同时也建议利用这次机会,直接切除可疑肺病灶,争取最佳治疗时机。手术顺利完成后,病理报告证实为「肺腺癌」。所幸是颗小于1公分的早期肿瘤。
热门新闻:南投违规砂石车心虚拒检 国道狂逃15公里!苦吞10红单最重罚25万
陈纪寰医师说,该名患者属于肺癌最早期的第一期,是所有肺癌分期中最轻微、预后最好的阶段,不仅几乎无症状,治愈率极高。也正因为发现得早,处理及时,术后无需接受化疗或放疗,目前恢复良好,仅需定期追踪观察。
陈纪寰医师坦言,这类情况相当少见,若不是这场车祸促使就医,林先生恐怕要等到肿瘤扩大、侵犯到周边血管神经或其他重要结构时,才可能出现症状,但届时却也已错过治疗黄金期。
他说明,肺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肺癌类型,偏好生长在肺部边缘,由于位置较靠外侧,初期不易侵犯位置较内侧的气管、神经或血管,因此多数患者在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,可能在体内「无声无息」潜伏多年,等到被发现时往往已是晚期。目前「气管、支气管与肺癌」已连续蝉联多年台湾十大癌症死因第一名,早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可达约九成,与晚期仅一至三成的存活率相比,差距极为悬殊。
陈纪寰医师说,降低肺癌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,民众可善用政府提供的低剂量胸腔电脑断层(LDCT)肺癌筛检补助。自114年起,国健署已下修筛检年龄与吸烟史门槛,将更多高风险族群纳入筛检对象。符合条件的40-74岁女性及45-74岁男性,凡具肺癌家族史、重度吸烟史或戒烟未满15年者,每2年可接受1次免费低剂量胸腔电脑断层检查,及早发现、及早治疗。


别再执著日行万步!研究:每天「快走」15分钟 死神远离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