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佩琪提到,柯文哲原计划回家第一天就去祭拜父亲,却因农历七月避忌延后,直到日前才顺利成行。她感慨地说,先生经历9个月的羁押与病痛折磨,如今能亲自祭拜亡父,才算放下心中那块大石。不过,这段被关的时间,也让他「怕见人」、「怕被监控」,就连前往拱天宫还愿时,因人潮太多、监控单位又不断来电询问,最后饭没吃、相没照,匆忙离开。

精神科医师杨聪财指出,长期羁押或被隔离的人,常出现「社交焦虑」或「创伤后压力反应」。他解释,这种状况会让人害怕面对群众、出现过度警觉、想逃离现场等反应,若未及时治疗,可能影响生活品质与社交功能。

杨医师也建议,若有类似情况,应寻求专业心理治疗或药物辅助,例如认知行为治疗、放松训练等方式,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对社交环境的信心。他提醒,家人理解与陪伴也很重要,「慢慢来、不要逼自己」,是走出心理阴霾的关键。

火線話題 | 柯文哲回家

這篇報導屬於「 柯文哲回家 」主題,更多延伸閱讀:

  1. 害柯文哲全身病?陈佩琪曝北所「最可怕住民」 收容人被吓退3步
  2. 柯文哲还有5案缠身 想参选总统、市长!先看一审怎么判
  3. 陈珮琪怨柯文哲「6点又被吵醒」!崩溃喊:柯身体会受不了

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
每天吃泡菜真的更健康 医揭「发酵食物真相」吃错反伤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