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汽车总经理曾鑫城指出,ET35 的国产化率超过九成,并结合多达 86 家台湾供应商参与研发与制造,从电池系统、电驱后轴到控制器设计,完整展现台湾产业链的自主整合能力。车辆开发历时五年,期间同步导入多项先进技术,不仅为中华汽车本身奠定电动化转型基础,也让供应链伙伴有机会跨足新领域,例如士林电机从二轮市场进入四轮,开发二合一马达控制器;中华台亚则引进美国 DANA 技术,打造一体式电驱后轴;而鸿海所提供的电池系统,也在高雄和发厂完成量产,确保稳定供应。

ET35 采用全新开发的电动商用车专属平台,模组化底盘可灵活对应不同应用情境,包括物流厢车、资源回收车、行动餐车甚至行动零售车,为中小企业与政府单位提供更多元的绿能运输解决方案。动力系统搭载国产电池组与一体式电驱后轴,同时成为国内首款具备 Level 2 驾驶辅助功能的中型商用货车,兼顾日常运输效率与行车安全。
在电子架构方面,ET35 也与国际潮流同步,采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(EEA),并由中华汽车自研「整合式域控制器(eDCU)」统合 VCU、BMS、AVAS 以及 IoT 等多项功能。车辆全系统电子化,包括电子油门、电子煞车与电子转向,不仅提升整车能效,也强化驾驶回馈与操作精准度。其自主开发的 EVCC 快充控制器更通过 CNS 相容性测试,成为国内首例,确保与不同品牌充电设备的匹配能力。
量产则在中华汽车新竹厂进行,厂区新设三电组装产线,并导入 AI 视觉检测技术,从涂装到前后轴组装全面强化品质把关。未来 ET35 将锁定物流、资源回收与行动商业等应用领域,并与地方政府合作进行示范运行,目前已经有业者表达采用意愿。

2025 Indian Chieftain与Challenger改款亮相 承袭经典与性能的双重态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