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市删除个助洗澡服务 改为「擦澡」
台北市自7月1日起,身心障碍者申请的「个人助理服务」表单项目悄悄更动,原本明列的「沐浴清洁」服务被删除,改为「清洁盥洗/擦澡」,也就是说,未来个人助理仅能协助身障者「擦澡」。
「我已经被写不能洗澡!」罹患罕见疾病及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刘于济无奈指出,个人助理服务需要事先约好时间与小时数,个助在表单上勾选当日欲完成的项目,过去有沐浴洗澡的选项,如今却被改成清洁擦澡,未来个助甚至会因为担心违规,而拒绝协助洗澡。
刘于济批评,这样的改动形同对身障者自立生活的权利「开倒车」,许多刚开始申请自立生活的障碍者,对相关规范和权益不够了解,容易被政府「牵著鼻子走」,而对于已在实践自立生活的身障者来说,更是被限缩原本应有的尊严与选择。



交通补助看得到吃不到
然而,外出本该是自由的选择,对身障者而言却充满挑战。民进党市议员洪婉臻指出,根据台北市公运处于今(2025年)6月的数据显示,重度身心障碍者对复康巴士的需求显著成长,从2022年的22万17趟次增加至2024年的26万6246趟次,成长率达21%;同期使用率也从40%提升至45%。
不过,目前规定要求单趟车资「必须超过85元」才能使用爱心卡,且每趟最多仅能扣抵65元,面对近年来物价飙涨,补助显然难以回应实际需求。
如果不搭复康巴士呢?刘于济分享,他从家里推轮椅到最近的捷运站,单程得花20-40分钟。若选择搭公车,不是满载不停,就是司机以不会用「斜坡板」为由拒载,甚至直言「不想载」,更斥责他造成别人的困扰。

无障碍沦虚设 身障者难行于路
刘于济进一步提及,人行道经常出现「上得去、却下不来」的窘境,有些人行道的斜坡仅设置在一侧,下坡时却被迫折返;有的甚至被障碍物挡住、设计不良,让原本「无障碍」的道路形同虚设。
重度视障人士白郁翔也说,许多视障朋友在搭车时,必须手拿「几号车」的纸张向司机示意,不仅辛苦,也让人感到伤自尊;虽然已有手机到站提醒,但公车延误、播报不即时,仍让人难掌握时机。他补充,过马路时,因大多红绿灯缺乏声音提示,让视障或色盲者难以判断何时通行,特别是车距远时,更容易误判,身陷危险之中。

学者气炸:如今身障者还是二等公民?
「为什么今天身心障碍者还是二等公民?」对于身障者被迫接受只能擦澡的问题,阳明交通大学卫生福利研究所特聘教授周月清痛批,对社工背景的台北市社会局长姚淑文感到非常失望。
周月清直言,政府长期以来的做法吊诡又充满结构性歧视,「蒋万安是学法律的,难道这不是歧视吗?这就是双重标准,这就是歧视!」并怒轰台北市作为首都,竟然推行这样的限制性政策,无视身障者的需求与尊严,形同带头歧视,「蒋万安的社会价值到底在哪里?」她语气沉重地说。
「举牌这件事很奇怪,如果视障者觉得被歧视,就应该立刻改善。」对于身障者出行方面,周月清建议政府强化驾驶训练,让公车司机更能主动辨识乘客需求,远程公车更可事先申请专人协助。
她补充,欧洲的红绿灯通常具备声音提示,且绿灯时间接近结束时,节奏会越来越快,提醒行人加快步伐;虽然目前欧盟没有硬性规定,但各国普遍视为基本设施。



议员喊话改回来!
民进党市议员许淑华直批,消极、不作为是蒋市府最大的问题,这次为了便宜行事影响市民权益,她将提出书面质询,要求社会局一周内回复并明确改善,恢复旧有的洗澡服务。
民众党市议员张志豪也说,社会局应立即检讨此次服务项目调整是否造成实质权益侵害,重新倾听身障团体与照顾者的声音,并建立滚动式检讨机制与透明沟通平台,让政策不再「一刀切」,而能因人、因状况而弹性调整。
他要求北市府,强化出行设施、公共空间与服务流程的人本设计,真正落实联合国《身心障碍者权利公约》(CRPD)所倡议的「无障碍环境」与「全面参与」原则。
国民党市议员曾献莹则认为,目前卫福部的规范不完善,包含个助训练时数低,以及市场缺乏照顾责任险商品,北市府应积极向中央反映地方执行困难与民间需求,切勿牺牲身障者的基本照顾权益。
相关新闻:北市删洗澡服务惹议!中央也有责 学者、议员吁2方向检讨

北市府:调整表单是为配合卫福部
对此,台北市社会局说明,因应中央政策今年4月起将个人助理改为聘雇制,为符合劳动法规,个人助理必须填写差勤表单。为了简化行政流程,将原本的差勤表单和服务纪录表单合并,并且为了方便登录到卫福部的ICF系统,才将表单上的「沐浴清洁」调整为「清洁盥洗/擦澡」,这项调整也是参考卫福部ICF系统的服务项目所作出的配合。
针对复康巴士补助看得到、吃不到的争议,在6月收到洪婉臻取消最低限制的提案后,社会局目前仍与主管机关公运处研议中,但强调台北市复康巴士车资比照计程车计算,使用者自付三分之一,自付超过85元时,还可用爱心卡再扣65点,相当于有双重补助。
至于有声号志的问题,北市交工处规划科长李薇婷回应,已设置200处有声号志,并透过洽询视障团体、市民陈情等管道了解需求,评估后纳入年度工程设置,让地点更贴近实际使用;无障碍设施也会持续整体检讨改善,配合行人环境逐步提升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