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顾总统赖清德选前至今房市政策推动历程,从选前主张延续蔡英文执政所执行新青安政策,贷款额度自800万元提高至最高1000万元,政府额外补贴1.5码、公股银行配合减半码,共优惠2码利息补贴,贷款年限由30年延长至40年,宽限期由3年延长为5年,导致许多原先买不起房的首购族抢上车。

当中5年宽限期可只缴利息不缴本金,原先美意在于让首购有宽裕时间存钱,便于未来缴纳本金加利息房贷,却被不少投资客看准政策红利,纷纷大举找人头进场,千万元房贷低利造就垫高总价地板,全台千万元内成屋供给缺货,而成屋买卖交屋后开始支付房贷前5年可使用新青安宽限期,刚好又跟「房地合一2.0」,5年内不动产交易须课35-45%重税时间重叠,造成投资客以人头户利用新青安购屋,再以出租名义赚取租金报酬,左手拿补贴、右手赚租金养房。

新青安推动房市买气可从去年Q2预售屋成交量看出端倪,赖清德上任前后时的4-6月,6都加上新竹县市均暴冲创史上单季最大量,预售屋成交户数达3.80万户,然而眼看市场交易失控,央行急于在去年9月祭出第7波信用管制,政策中杀伤力最大莫过于第2户购屋贷款,由过去特定区6成,限缩到全国不分户仅剩5成且没宽限期,而政策推动过程疏于沟通,造成错杀继承者与换屋族,并于日后提出信用管制排除对象,然而已造成房市买气雪崩下滑,可从都会区预售屋去年Q3交易剩2.43万户、Q4剩1.13万户,今年首季更仅剩下8897户,量缩高达76.6%看出端倪!

选前新青安、选后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,可看出房市政策疏于全盘考量,造就市场如同洗三温暖般急转冻结,即便已限缩购屋族贷款额度,但多项数据指出房价仍属高点,除5个都会区预售屋首季单价再创新高,另代表中古屋市场的「信义房价指数」,2025年Q1全台房价指数为168.42,季减0.62%、年增5.99%,指数虽未再创新高,但仍位处史上第3高,目前市场风向呈现预售屋与新屋仍想创价,中古屋已见房价略微下修,整体跌幅不大,但无论新旧屋买气均急冻。

不愿具名南部某上市柜董事长指出,政府推动房市政策缺乏跟产业沟通,造成民怨四起,如限贷令造成现在仍有购屋族排队等贷款,房仲已出现许多店家因缺少成交而被迫关店并店,赖清德在去年国庆演说强调,国内高房价、诈骗横行被列为民怨之首,执政团队不会回避问题,即便得罪特定团体也在所不惜,这番论述等同将房地产业者跟诈骗集团绑在一起,更是十分不妥,也伤透产业界的心,关键的高地价与高营建成本问题,政府始终没硬起来面对,数据显示即便已无所不用其极管控金流,但治标不治本,预售屋房价目前仍持续上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