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北市2025年第二季预售屋平均单价已达69.9万元,较去年同期61.6万元大幅上涨逾13%;而成屋价格则从44.0万元微升至44.6万元,使得两者价差扩大至25.3万元。永庆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陈金萍分析,新北市作为全台人口最多的县市,具备庞大人口基数与持续的人口红利。近期随著捷运扩展与各大重划区新案陆续进场,带动预售屋市场供给与价格双双攀升。不过,陈金萍指出,预售价格主要反映了建商对新兴重划区未来增值潜力的乐观预期,加上土地与营造成本的高涨,使预售案降价不易,相比之下,成屋市场的价格变化更贴近实际买卖成交行情,因此价格波动较为缓和。

近二年Q2七都预售屋与成屋平均单价(万元坪)价差变化
近二年Q2七都预售屋与成屋平均单价(万元坪)价差变化

台中市方面,第二季预售屋平均单价上升至53.0万元,但成屋价格却从去年同期的32.6万元小幅滑落至30.8万元,价差扩大至22.2万元。陈金萍表示,台中近年重大建设持续落地,带来新案供给效应。而当市场反转之际,成屋价格反应迅速,加上供给充足、拥有入手即住的优势,使得成屋市场价格持续调整,与预售形成明显的价差。

高雄市也呈现预售、成屋价格两样情。第二季预售屋平均单价达40.6万元,与成屋价格25.2万元,价差高达15.4万元。陈金萍指出,高雄近年有半导体产业题材加持,吸引大型建商插旗推升预售案。但随著信用管制趋严、贷款难度上升,而民众对于未来房价持续上涨的预期改变,购屋需求转弱,让建商多以低首付、优惠方案维持销售节奏,价格则坚守不退。

此外,新竹县市、台南市也出现同样的现象,陈金萍表示,预售屋因人力、建筑成本高涨,价格较有僵固性,而成屋市场则能较快修正以应对买气转弱。随著政府持续紧缩信用管制,市场观望气氛仍浓厚,预期成屋的价格修正幅度还有扩大的可能,预售与成屋之间价格走势恐将持续分化,价差更明显。

至于台北市,是七都中预售与成屋价差缩小的都会区。由于台北市房市需求较为稳定,加上成屋市场受惠于市中心稀缺性与地段优势,价格相对抗跌,即便中古屋也具备替代效应,支撑成屋价格不至于明显下修,因此整体价格不若其他县市变动大,但陈金萍指出,2025年第二季台北市的成屋平均单价是78.4万元,而预售屋则约120.2万元,两者价差高达41.8万元,若想入住北市,成屋价仅需预售屋约六成五的价格,不仅价格更具吸引力,还有立即入住、降低等待与不确定风险等优势,对于有意购屋的民众来说,是进驻台北市相对务实的选择。


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
卖屋先推销区域环境 清景麟砸500万办音乐文创市集